地下水水质检测标准
地下水水质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依据:根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、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,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、工业、农业用水水质要求,制定了地下水质量标准。
分类: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。其中,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,适用于各种用途 ;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,适用于各种用途;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,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、农业用水;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,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,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; Ⅴ类不宜饮用,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。
地下水质量监测与评价:
监测频率:潜水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年两次(丰水期和枯水期各1次),承压水监测频率可以根据质量变化情况确定,宜每年1次。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。检验方法,按国家标准GB5750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》执行。
监测与评价方法:包括pH值检测法、溶解氧量检测法、氨氮含量检测法等化学方法,以及电导率测量、色度/浊度/肉眼可见污染物观测等物理方法。地下水质量评价应以地下水质量检测资料为基础,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。
此外,地下水水质检测标准还包括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93)等相关规定,该标准已完成修订,水质指标由39项增加至93项,其中有机污染指标增加了47项,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提供了支撑。
总的来说,地下水水质检测标准是一个综合的体系,包括地下水质量标准、地下水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,旨在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,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,保障人民身体健康,促进经济建设。